洛阳市发布2025年7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洛阳市发布2025年7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2025-06-30 17:5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30日,洛阳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气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3家单位,通过网络会商形式对2025年7月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研判,并发布了《洛阳市风险监测信息第8期(2025年7月份)》。报告指出,7月洛阳市将进入主汛期,高温、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多种自然灾害风险交织,需加强防范应对。

气候趋势预测:降水偏多,气温偏高

根据预测,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0~2成,其中西南部地区降水量预计达170~200毫米,其他县区为110~140毫米。气温方面,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西南部地区为24.5~25.5℃,其他县区为27~28℃。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

1.高温天气:7月是高温集中时段,中暑风险较高,易引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2.暴雨及次生灾害:短时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等灾害,栾川县、嵩县、洛宁县、汝阳县等南部山区风险较高。

3.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等天气将对室外作业、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

4.大气污染:气温攀升可能导致臭氧污染加剧,需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

5.农业生产风险:秋作物田虫害重发风险高,草地贪夜蛾可能迁入危害,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加大。

6.震情监测:目前未发现短临异常,但仍需保持警惕。

为应对潜在风险,洛阳市安防委办公室提出以下措施: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信息;农业农村部门强化病虫监测和动物疫病防控,做好极端天气防范;水利部门重点防范山洪灾害和小型水库安全度汛;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特别是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域;交通运输、住建、城管等部门分别做好道路巡查、施工安全、城市内涝防范等工作;旅游、教育、工信、卫健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落实安全宣传、隐患排查和传染病防控措施。

各级各部门将严格执行值班带班制度,确保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应急救援队伍保持战备状态,重点区域提前预置力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目前,洛阳市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部门将协同联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市民需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信息,做好个人防护。(吴军)

【责任编辑:蒋俊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