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博物馆赴河北省区调院古生物科普馆考察交流
近日,河北地质博物馆赴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古生物科普馆考察交流,双方围绕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利用展开深度研讨。
合作历程:从历史互信到机制共建
双方合作渊源深厚,自河北地质博物馆建馆初期便建立协作基础。2024年4月,双方正式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构建制度化合作框架。同年9月,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带队赴古生物与地质遗迹所项目现场调研,并联合在围场四合永中学开展科普讲座与化石标本展示活动,以“行走的地质课堂”形式获校方高度评价,形成良好社会示范效应。
交流聚焦:多维挖掘古生物资源价值
本次交流系统梳理了河北省古生物化石领域的阶段性成果,双方就资源转化路径达成共识:一是在科研方面,古生物化石可为古生物进化谱系构建、地质年代学研究提供关键实证,助力完善地球演化理论体系;二是在科普教育方面,通过博物馆常设展览、青少年研学营、科普巡展等形式,将化石资源转化为自然科学普及的生动教材;三是在成果转化与融合方面,依托化石资源打造地质公园、科普小镇等特色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未来共识:四维联动推进深度合作
为实现共联共建共赢,双方确立四项合作机制:一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常态化资源互通平台,实现化石标本、科研数据、科普教育资源的集成利用;二是业务融合机制,组织党员职工开展野外地质勘查观摩、博物馆展陈设计互鉴等实践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是项目攻坚机制,重点围绕“《河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2026-2035年)》”项目及“河北省围场县古生物化石专项调查(续作)”项目,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四是人才共育机制,依托双方专业优势,共建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兼具科研能力与科普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