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瑞士大学外语教育的魅力与挑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元化瑞士大学外语教育的魅力与挑战

2025-05-13 12:3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瑞士是一个只有八百多万人口并长期保持中立的欧洲内陆国家,面积仅比海南省略大,但却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以拥有四十余位诺奖获得者而闻名,其他综合性高质量州立大学如巴塞尔大学、伯尔尼大学、弗里堡大学等每年也吸引世界各国的学生前往就读。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国际化大学”评比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多次名列前茅。联合国、世贸组织、世卫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四十余个国际组织在瑞士设立总部或办事处,从而形成了瑞士高度国际化的氛围。瑞士的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拉丁罗曼语4种。202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语言中心的年度报告显示,一年中共有10,848名学生在语言中心注册学习语言。这也充分显示了高度国际化的社会背景下,瑞士各大学语言教育的独特性与吸引力。

一、与社会需求紧密相接的多元化培养理念

瑞士大学已取消了外语为必修课的规定,各大学也不存在公共外语教学系(部),取而代之的是语言中心。语言中心的培养理念以服务于教学科研为最终目的。每个学校的中心在培养目标中又有所区别。如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其教学目标定位中,以应对全球化为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多元化语境中具备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中心也肩负着培养学习者的“可转换性”技能:即沟通技巧、听取意见的能力、自控力、积极的态度、果敢性、处理冲突的能力、同情心、责任心、去个性化、幽默感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语言中心的培养理念以多语能力及学术交流能力为其主要的培养目标,同时语言中心也将最新语言习得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发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及语言与社会的融合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语言中心以培养学生在国际舞台中的竞争力作为目标之一。

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多元化表现为:

1.提供多语种课程。瑞士大学均提供10种以上语言课程,如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言语、中文、日语、瑞典语、阿拉伯语等,基本涵盖了世界上的主要语种。

2.课程设置多样化。课程中既有常规课程,又有定制课程、在线课程、私人课程、工作坊等。常规课程一般在开学之初注册上课,以一个班级为单位,持续一个学期。定制课程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为目的,可以随时开课,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时间调整上课时间。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针对人文学科、理学、工程、管理等不同学科设置的不同课型与不同教学内容的课程。在线课程是对于不能到课堂进行常规学习的学生设置的课程。私人课程,顾名思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上课教师。在瑞士大学的语言中心课程中,最具特色的是Tandem。学生可以在语言中心寻找与自己母语不同的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跨文化多语种学习。语言中心很好利用了瑞士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的各种资源。

3.课程辅导个性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年度报告中,2022年共有2000余人次在课余时间联系教师进行课程辅导,辅导内容涉及撰写个人简历,在国际会议中如何做学术报告,如何进行面试、论文语言润色等,由此也证明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学生可随时使用语言中心的各种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4.面对人群多元化。瑞士语言中心所提供的课程不仅面向学生,同时学校的教师、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访问学者、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甚至家属均可报名参加语言中心的课程学习。语言中心秉承开放的政策,接纳各层次的人员参加语言学习。

5.考试形式国际化。语言中心的考试与国际接轨,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参加雅思、BEC、TOEFL、GRE等国际考试,语言中心不再进行单独的课程考试。

三、对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启示

1.多语种教学势在必行。我国大学目前仍旧沿用30多年的语言教育,大学外语教育以英语为主,进行本科2年,研究生1年,博士半年年的外语培训,课程设置中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如在本科阶段学生学习阅读、听力、口语,到研究生阶段围绕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有些课程的名称虽有所改变,但实质却未曾变化。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学生英语达到了雅思6分甚至更高。针对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英语应该免修,同时应为其提供其他语种的学习机会,以适应未来国际社会的挑战。

2.语言中心承担技能培训任务。目前各高校在外语语言教育方面,将语言培训与外语学科发展混在一起,这不仅加大了外语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外语学科的快速发展。成立语言中心,以语言培训为其主要任务,教师以大量的课堂教学为其考核指标。同时外语学科的发展以专职科研人员完成,避免大多数高校外语教师的现状:人人有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人人均有科研指标。语言中心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时长等方面在遵循大学基本要求的同时,应具备更多的灵活性,凸显个性化与定制化。

3.推进人工智能辅助外语教学。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大学应鼓励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强大的自动编码以及数据整理挖掘能力,在写作教学、口语模仿、教学反馈、教育评价等方面,实现外语教学的数字化。(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奕)

【责任编辑:成慧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