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长乐村"一山二水"绘就生态新画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长乐村"一山二水"绘就生态新画卷

2025-05-12 16:0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杭州余杭径山镇,长乐村依托娘娘山的苍翠林海和中苕溪的清澈碧波,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新路子。自"最美环境护卫队"成立以来,这个"一山二水"环抱的美丽乡村,正在书写着垃圾分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篇章。

"红色引擎"驱动垃圾分类新动能。长乐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建立"1+5+N"党员联户机制。1名党员联系5户村民,N项服务内容涵盖分类指导、监督检查等全过程。村党总支书记带头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党员干部家庭率先实现"零废弃庭院"目标。在长乐村"最美环境护卫队"中,党员占比达80%。他们既是宣传员,又是督导员,通过"早查晚访"制度,确保垃圾分类"户户过关"。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入户指导1200余次,解决问题450余个。

"山水智慧"赋能分类新实践。长乐村将"一山二水"生态文化融入垃圾分类,巧妙利用娘娘山与中苕溪的自然资源,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活动。比如,结合中苕溪绿道,沿途设置分类回收箱和宣传标识,引导游客和村民在休闲散步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护卫队创新"激发治理新活力。"最美环境护卫队"成立一年来,推动垃圾分类实现"三个转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通过"常乐值积分"兑换生活物品,村民参与率达100%;从"粗放管"到"精细治":双色分类桶覆盖率100%,准确率提升至97%;从"单打一"到"全链条":秸秆与园林垃圾通过径山镇第三方企业回收处理,产生绿色有机化肥,无偿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用于种植蔬菜、水果。

"生态变现"结出富民新硕果。垃圾分类的"长乐实践"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庄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空气更加清新,溪水愈发清澈。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长乐村文化礼堂举办了各类生态主题活动,吸引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村民们在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自觉维护村庄环境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而且,通过垃圾分类回收产生的资源再利用,为村庄节省了部分开支,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又投入到了其他生态建设项目中,使得长乐村的生态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继续在乡村生态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村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园。

未来,长乐村将继续深化"党建+生态"模式,争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让"一山二水"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大美径山"和"美丽余杭"建设贡献更多长乐智慧。(罗惠钦)


【责任编辑:成慧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