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金华丰富红色文化资源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真理味道 信仰之源”红色文化传播推广活动启动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浙江金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少年的历史文化认同感,4月27-29日,特别策划开展的金华“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红色文化传播推广活动如期拉开序幕,由浙江广电“名嘴”-新闻姐、“东方说”文旅讲师、文化达人等带领26组小记者家庭团前往金华红色文化长廊各点位,深度讲解红色文化长廊各点位背后的红色文化历史、红色典型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由浙江省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协会指导,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主办,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承办,浙江新东方旅行社有限公司执行。旨在通过线下采风与融媒传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以文艺为媒,以信仰为魂,通过朗诵、歌舞、情景演绎,再现红色历史的壮阔画卷,更是通过融媒体传播,让金华的红色故事飞越山海,感染千万人心。
据了解,金华,是“真理味道”的诞生地,1920年,陈望道先生在这里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留下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动人故事。金华,更是红色基因的汇聚地,从中共浙西特委旧址的星火燎原,到施光南故居的歌声嘹亮;从艾青笔下“大堰河”的深沉爱意,到粟裕将军在银坑村指挥游击战的铁血豪情……这些红色地标,串联起一条长达14公里的“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红色文化长廊,让历史的回声与新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所以,整个行程中,以“金华红色文化长廊”作为主线,将分散在金华各地的红色文化路线、名人故居等串点成线,带着红领巾的小小记者团们,先后探访参观了中共浙西特委旧址,飘萍教育基地,施复亮、施光南故居,艾青故里,冯雪峰故居,佛堂老街,陈望道故居等地,考察新农村建设成果,思索红色基因的当代实践;学习浙西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史;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新闻史、革命精神及家国情怀;了解施复亮与施光南父子两代人的革命与艺术贡献;参观诗人艾青的成长环境,探讨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理想;了解文学家、长征亲历者冯雪峰的文学与革命生涯,探讨文艺与革命的关系;探访《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重温“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28日下午,在施光南故居所在地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主办方还特别策划了一场“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红色文化传播推广活动之红色文艺汇演PK赛,以文艺汇演PK赛的形式,串联起信仰的星火,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红色精神代代传,信仰之火永不熄,在第一个庄严环节,全体起立面向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汇演正式开始了,舞台上的小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才华,通过独诵,群诵,合唱,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表演对红色文化进行经典演绎,为这份信仰写下青春的篇章!
《我爱这土地》和《你要写中国》两首经典朗诵,充分展示了两种情怀。从《光的赞歌》到《青春中国》,两组选手用声音演绎了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每一句朗诵,都像是时代的鼓点,敲击在在场所有人的心头。
一曲《歌唱祖国》唱响对山河的热爱、对信仰的忠诚,一曲《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诉说血脉相连的赤子情怀。
陈思妤同学带来的舞蹈《水梦谣》,用柔美的舞姿,演绎金华水乡的清澈与革命者心底永不干涸的希望。陈书白同学用拉丁舞动《唱支山歌给党听》,致敬那段烽火岁月中党与人民的血肉深情。
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歌声致敬金华的红色沃土,让大家不能忘怀这里曾是陈望道先生笔耕不辍的“分水塘”,这里也是艾青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深情故里!
最后,在国旗挥舞的热烈氛围下,主持人带领大家共同唱响《红旗飘飘》,用歌声为活动画上句点,精神之火将永远燃烧,真理的味道也将代代相传。
为更好得宣传这次主题活动,主办方不仅邀请了中国日报网、美丽浙江、中国蓝新闻APP、凤凰网、潮新闻、中国旅游报等20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美丽浙江还开设了记者探访直播,直击活动现场,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们身临其境探访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馆,解读“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红色文化传播推广活动的深层内涵,和小记者团家庭时时互动,采访红色之旅寻访感悟。
与此同时,主题活动同步开设了红色文化长廊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线#金华红色文化长廊巡礼#、#美丽浙江看金华红色印记#话题,欢迎大家带话题互动转发,让我们铭记红色历史,愿真理的味道代代相传!
(通讯员:朱艳;摄影:章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