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吉安: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2025-04-30 08: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关系的“晴雨表”,更是关乎党长期执政根基的“生命线”。2025年,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招,也是以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生动实践,我们需深刻把握此次学习教育的政治内涵、实践路径与长远意义,以“徙木立信”的铸魂决心、“靶向施策”的祛疾魄力、“躬身力行”的固本定力,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以“徙木立信”破题,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实施以来,以“小切口”撬动管党治党“大变革”,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从“改进调查研究”到“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直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突破,重塑了党风政风。此次学习教育,正是对作风建设成果的再巩固、再深化。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专题研讨等方式,党员干部需从“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理解八项规定的时代价值,从“四个意识”的维度把握实践要求。例如,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引导干部认清“小礼金”“微腐败”的危害性,以思想淬炼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唯有将制度约束内化为价值认同,方能实现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的跨越。  

以“靶向施策”攻坚,破解作风建设的顽瘴痼疾。作风建设需精准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沉疴积弊”,以“刀刃向内”的魄力直击痛点。当前,部分基层单位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应付文件”的空转现象,个别干部“躺平式”不作为、“侧卧式”选择性履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消耗公信力。破解此类问题,需构建“三张清单”精准发力。一是问题清单,通过“基层走访问需+大数据比对分析”,建立形式主义、享乐奢靡等典型问题台账;二是整改清单,推行“一案一策”靶向整治,对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金等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三是制度清单,完善“四风”问题动态监测机制,将“精文减会”“督检考瘦身”等纳入基层减负监测指标,推动作风治理从“应急式纠偏”转向“常态化预防”。唯有以“绣花功夫”啃下“硬骨头”,方能铲除作风问题的滋生土壤。

以“躬身力行”践行,厚植作风建设的群众根基。作风建设成效最终需由群众评判,唯有将“民生温度”作为作风建设的“度量衡”,方能实现“化风成俗”的终极目标。这要求党员干部一是在“急难愁盼”中锤炼作风,将“四下基层”与“民呼我为”机制深度融合,以“小切口”推动“大转变”;二是在“躬身入局”中赢得信任,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的闭环机制,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三是在“长效常治”中巩固成果,推广“群众监督码上办”等数字化监督平台,将作风建设纳入基层治理“积分制”考核,推动作风建设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共治”。唯有让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阅卷人”,方能凝聚起党群同心、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

化风成俗,以新风正气护航新征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作风建设的“化风成俗”。从“徙木立信”到“春风化雨”,作风建设既需“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也需“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融入血脉,在“干净”与“干事”的统一中,答好新时代的“赶考”答卷。唯有如此,方能以清正党风凝聚民心,以务实政风推动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不竭动力!(文/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天河镇人民政府 任雪明 彭素清)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