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架构织就红色网格
近日,中石油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107队小班员工曹云龙向该队技术员、安全管理“监督员”赵洪峰汇报了这样一件事:他发现一根液压管线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在来回运动中磨损比较严重,管线突破爆裂,出现液压油渗漏现象。
“按照以往工作模式,这项工作由司机长李泰然负责,但今天他倒班休息,如果等他上井再来处理,至少要半个小时以上。有了红色网格,我可以直接找网格中的安全管理‘监督员’,在井上快速处理。”曹云龙说。因为井上备有一根液压管线,10分钟内就恢复了生产。
修井107队结合流动施工性质,在网格搭建之初,就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模式。织密内网,搭建“2+4+6”框架,即建立以队长和党支部书记两个网格长为中心、4个施工平台为立体面、“六大员”为网格线的管理框架;建强专网,推行“4定+1动”组合,将网格员分散在4个平台固定网格内,一旦执行应急抢险任务,就组成“应急抢险”动态网格;拓展外网,打造“1+N”格局,协同采油厂、公安、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志愿服务、健康检测、法制解读等“网格+民生”系列活动。
他们对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地清晰划分。为了防范网格职责与岗位责任制“两张皮”,他们深度融合基层“两册”,编制了《修井107队红色网格工作手册》,精准划分网格员管理区域及岗位责任,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实现各岗“无缝衔接”“快速切换”。依托油田数智党建平台,修井107队已经实现了组织生活记录无纸化、政治理论学习线上化,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材料‘减负’效果明显。
融合生产,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也为基层管理带来一些创新,如针对疑难井治理复杂工序和技术瓶颈,创新网格工序专责承包制;聚焦“六大员”规定动作和网格“自选动作”,建立红色网格积分制考核标准;将红色网格云平台与小队数智化生产管理系统融合关联,全面串起各生产要素,带动整体施工效率提升。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不仅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力量,让岗位责任制优化升级,也让这支队伍的标杆旗帜不再仅仅靠精神传承、员工具有责任心支撑,还有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作为坚实后盾。(邹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