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考核焕新章:中华优秀传统考核理念的新时代转化
中国网(通讯员 汤菁 廖静)《盐铁论》有言:“治人者必先自正。”干部考核工作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评价帮助干部明晰方向、激发潜能,才能让干部队伍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古人强调为政者应“以德为本、以实为据、以民为镜”,新时代考核体系应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古人注重“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这四项标准构建了古代官僚体系的价值导向。对新时代干部考核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从“德义”到“清慎”,从“公平”到“恪勤”,其核心精准体现了儒家的“为政以德”的思想。而今,习近平也多次强调德义建设要落地见效,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种贯通古今的德治理念,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坐标。
孟子提出“国人皆曰贤”的理念,构建了古人考核理念中的民主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广泛听取社会群众的意见,强化社会评价权重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深刻体现了我国“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而今,这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智慧依然是我们干部考核的风向标。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要求干部践行“群众点单、政府接单”,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核心指标,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民惟邦本”思想,又创新发展了民主考核形态,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古代考核的功能是“察贤否”“明功过”,形成了以“奖优罚惩”为核心的成果运用体系。考核对于干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考用结合,动态激励,现代干部管理应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对“躺平式干部”及时调整,让考核成为激励担当作为的指挥棒,塑造干部的行为导向、政策执行及政治生态风向标,构建新时代干部“有为有位”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