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龙华镇:告别优渥,转身成为乡村筑梦领路人
中国网(通讯员 冯勇)朱美凡,男,1983年1月生,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华镇大坑村人,南康区高素质农民培训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班“优秀学员”。现任南康区龙华镇大坑村支部委员会书记。
南康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西部,是全国最大家具生产制造基地。拥有从业人员近50万,企业8000余家。返乡之前的朱美凡就是从事家具产业中的一员,年薪30万-40万元。大坑村,是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小山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田灌溉设施老化,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与孩子。朱美凡从小在这儿长大,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看着村子的现状,他心中暗暗发誓,要为改变家乡做点什么。
繁华处转身,返乡振兴逐梦
起初,朱美凡也只是村里众多普通青年中的一员,虽然他在南康县城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但他有颗不甘平凡的心。在干事业的同时,经常关注乡的发展,转身发生在2022年的7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村“两委”换届,本村下派了一位镇干部任书记,心里真不是滋味,心想自己能不能返乡为广大村民做点什么,回报故乡。于是,他主动找到镇分管组织的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2022年7月,在征得家人支持下,他下定决心,放弃优厚的条件,返乡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无论是组织抗旱救灾,还是协调邻里纠纷,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为人正直、热心肠,很快便在村民中赢得了好口碑,正式开启了返乡振兴逐梦的新征程。
求知若渴,蓄力领航
为了提升自己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朱美凡白天在村里跟班学习,同时,他也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种植技巧,晚上则挑灯夜读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的书籍。他深知,只有掌握知识,才能为村子找到出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乡村振兴挂点单位——南康区农业农村局,要遴选一名代表去参加南康区高素质农民培训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班。朱美凡凭借平时积累的良好印象和积极主动的态度,被镇推选了出去。在培训期间,他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与其他省、市代表交流经验,由于学习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同时,在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下,一张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振兴网在脑海里逐渐编织成形。2025年3月,朱美凡正式接掌大坑村党支部书记,开启了带领百姓踏上振兴之路的新篇章。
实干兴村,小山村焕发新光彩
经过多年的历练,朱美凡同志已然培养成一位“有思路、有魄力、有规划、有决心”的“四有”干部,接过村书记的棒后,他首先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入手,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干部队伍,提振了班子的“精气神”,彻底告别了软弱涣散的面貌。
同时,根据本村的地域地貌特点,规划了“脐橙种植、小黄牛肉猪养殖及光伏发电”三大产区”,依靠山区独有的森林资源,做足山上文章,从2022年回村,流转山地3720亩,种植脐橙2800多亩、油茶700多亩,把昔日荒山,打造成了“绿色银行”。如今,他已然转身成为乡村筑梦领路人,走在大坑的乡间小道上,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下一步,朱美凡将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优化产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广大乡亲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让乡村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