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自治” 之笔,绘就 “睦邻” 新画卷——柑梓社区“睦邻友好·协商共治”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项目案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以 “自治” 之笔,绘就 “睦邻” 新画卷——柑梓社区“睦邻友好·协商共治”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项目案例

2025-04-21 16:1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柑梓社区位于彭镇,幅员面积为3.65平方公里,耕地确权面积2817亩。柑梓社区是由原来的柑梓村及狮子村合并组成。社区下辖6个居民小组、1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计1333户人,户籍人口3800人。柑梓社区党委下设4个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117名。辖区内有企业32家、幼儿园两所、小学一所、卫生服务站1个、药店7个。中心区域柑梓场镇有商家110户,常住人口1600人。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社区参与主体分散,居民自治能力不足,共治参与平台缺乏,导致社区治理效能不高;另一方面,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有待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为响应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柑梓社区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目标,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然而,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居民自治意识不强,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社区自治组织发展不充分,缺乏有效整合资源的能力;三是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不完善,志愿者队伍规模较小、服务领域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柑梓社区启动了“睦邻友好·协商共治”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培育赋能社区微网格员、社区居民骨干,搭建居民参与自治的互动平台,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推进,提升居民自治能力,构建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实施路径与方法创新

(一)党建引领,网格赋能

项目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微网实格”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四级网格”体系作用。针对社区微网格员、社区专职网格员、社区居民骨干开展综合能力培训,共组织 6次培训活动,内容涵盖社区治理知识、沟通技巧、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通过培训,提升了网格队伍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依托社区网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网格化方式组织开展服务社区活动。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坝坝会,累计召开 4次居民坝坝会,参会居民达100人次,搜集居民关心的社区治理议题,引导居民共同商议解决途径,有效激发了社区内生动力,提升了居民自治能力。

“微网实格”赋能培训活动

暖心搭建连心桥——坝坝会

“志愿添彩,美‘绘’槐轩”志愿服务活动

(二)培育多元共治队伍,搭建自治互动平台

为解决共治参与平台缺乏的问题,项目组积极在辖区培育孵化多元共治队伍。通过集中培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式,成功培育了 3支功能型自组织队伍参与社区治理。

(1)儿童观察团志愿服务队:以儿童独特视角出发,密切关注社区环境、安全等问题,并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策划和组织,提出具有儿童视角的建议;开展文明宣传、环保倡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儿童观察团活动

(2)我爱社区——社区好帮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工作,担任志愿者角色,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现场布置、环节卫生维护等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愉悦的活动环境,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

(3)妈妈志愿服务队:主要参与社区儿童活动,担任志愿者角色,为儿童提供帮助,包括辅导作业、兴趣培养等服务。通过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努力,社区儿童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成长机会,有效促进了社区儿童的全面发展。

月圆人团圆,巧手制花灯——志愿服务活动

此外,项目组还开展了回应居民需求的服务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文化、安全、关爱、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累计服务居民达250人次。在培育过程中,合理整合机构现有资源,撬动更多资源用于项目服务,逐步引导居民实现组织化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壮大多元共治参与力量。

(三)推进志愿服务,完善激励机制

为壮大志愿者队伍,项目组挖掘社区能人达人,提升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定期结合节假日及特点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15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达280人次。为激励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组每季度进行评优活动,评选出优秀志愿者、优秀网格员。年度开展“年度优秀志愿者”“年度优秀微网格员”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优秀志愿者5名、优秀微网格员5名。有效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提升了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促进了辖区志愿服务的提升。

文明养犬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文明养犬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四)挖掘社区特色,打造品牌 IP

项目组充分挖掘调动辖区优秀的设计达人,组织居民自主协商,成功产出柑梓舞狮品牌 IP,并围绕该 IP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符合柑梓社区特色的文创产品。这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内涵,提升了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强化项目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项目开展期间,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加大线上线下外宣媒体报道力度。通过省级媒体和公众号等渠道,有效提升了项目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居民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

三、成效评估与经验总结

(一)成效评估

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多,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极大提升。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长效服务机制初步建立:项目整合了各方资源,建立了一套社区居民自治服务体系,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持续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机会不断增加,形成了社区自治的良性循环。

社区自组织培育成效显著:成功培育了3支社区自组织,并引导其向公益型功能型转变。这些自组织在社区安全、普法、环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居民参与能力大幅提升:搭建的社区参与平台,通过开展普法活动、垃圾分类及表彰活动等,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参与能力,居民的幸福感增强,对社区的融入感也进一步加深。

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成功打造的柑梓舞狮品牌 IP及相关文创产品,结合媒体宣传报道,提升了社区的品牌影响力,为社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经验总结

党建引领是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员为先锋,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需求导向是核心:始终以社区和居民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社区治理痛点,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确保项目能够切实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

多元参与是动力:积极培育多元共治队伍,搭建自治互动平台,鼓励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形成了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专业方法是保障: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与技巧,对社区治理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有效提升了项目的实施效果和专业水平。

持续宣传是助力:通过持续的项目宣传,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居民关注和参与,为项目的推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柑梓社区“睦邻友好·协商共治”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升项目在解决社区治理痛点、提升居民自治能力、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社区的发展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未来,柑梓社区将继续深化自治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社区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刘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