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均村乡:探索“三强三新”路径,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兴国县均村乡:探索“三强三新”路径,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2025-04-03 13: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陈军 丁声滨)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均村乡以党建为旗,以民心为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的精心指导下,创新探索基层治理“三强三新”路径(强根基,网格治理织密“一张网”;强动能,分类管理绘就“三色图”;强服务,志愿品牌架起“连心桥”),取得显著成效。

强根基,网格治理织密“一张网”,画好共治“同心圆”

一是网格划分“精细化”。按照规模适中、便于治理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50户为网格、10户为网格单元,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长(网格长一般由村干部、三类小组长担任),每个网格单元配备1名网格员(网格员一般由党员、护林员、防汛员等专岗人员担任),全乡共有225个网格长扛旗,784名网格员扎根,着力构建“村党组织一村干部一网格长一网格员一联系户”的五级治理体系,做到“全面走访,遇访即调,难题速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治理效能,2024年解决民生实事200多项。二是队伍锻造“专业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关键在基层党组织,核心在带头人队伍。聚焦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60名、村一般干部后备73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88%,回引在外能人占比60%。通过“结对帮带+实践锻炼”模式,提高后备力量执行政策、服务群众和推动村级发展的能力。目前,30名村书记后备力量中已有15名担任网格长,2人纳入村“两委”班子,1人担任村书记。三是激励赋能“立体化”。对优秀网格员实行优先入党、优先纳入后备干部。全乡有15名优秀网格员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8人纳入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乡村两级加强业务培训,让每个网格长、网格员知晓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同时网格员参与建房初审、低保评议等工作,让“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强动能,分类管理绘就“三色图”,破解治理“千千结”

一是党员管理用“积分制”。简化党员积分制,以“5+N”正负清单量化为尺,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作用、参与志愿服务等5项基本义务纳入正向赋分,每位党员以10分为基准定优劣分,年度得分8分以上方可评为优秀等次;年度总分6分以下的“亮红灯”,并启动结对帮扶。党员积分考核把激励机制引入党员的教育管理中,让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度。二是难题攻坚用“红黄绿”。创建实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黄绿”机制。对生态环保、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实行“红黄绿”分类管理机制,对红色类别“四个一”实行雷霆出击(一名班子成员包户、一支党员突击队驻点、一套应急处置预案、一项限期销号制度),由班子成员牵头驻点整治;对黄色类别实行“三到位”精准拆弹(风险提示到位、整改指导到位、跟踪回访到位),通过定向指导推动问题整改;对绿色类别实行“双激励”轻装前行,即减少检查频次并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动态转换,红黄绿视情降类或升类管理,实现了基层治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有效减轻了基层干部负担。三是服务群众用“直通车”。实行“均满意”服务群众机制,安装便民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信访办等部门投诉、服务电话,整合水电气等民生热线,张贴“均满意”服务宣传单进万家,让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能通过热线“秒接速办”。2024年同期信访总量下降14.28%,信访事项化解率达95%以上。

强服务,志愿品牌架起“连心桥”,托起百姓“幸福梦”

一是“银龄守护”暖夕阳。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小章村创建“银龄守护”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留守老人提供文化娱乐、健康体检、亲情连线等服务。同时,培育“银发调解员”“银发监督队”队伍,推动“五老”参与社会治理。二是“五色志愿”惠民生。建立“党员红、巾帼粉、青年蓝、五老金、能人橙”五大志愿服务队伍,围绕防溺水宣传、就业帮扶、环境整治等工作,做到月月有志愿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200余件。三是“多元服务”润心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多元接地气,建立“亲情连线”帮助留守老人儿童与亲属远程视频。开通“幸福便车”,乡村干部免费接送偏远老人办事,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实现群众满意度节节攀高。

下一步,均村乡将持续以党建之“力”夯实治理之“基”,持续以创新之“钥”破解民生之“锁”,持续以服务之“暖”赢得群众之“心”,为建设工业强、城乡美、百姓富、作风好的“模范兴国”贡献均村力量。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