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发展纪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兴国县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发展纪实

2025-04-03 13: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喻敬恩 孙晓珍)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二医院迎来了其建院20周年的辉煌时刻。二十年间,二医人携手共进,在医疗事业的广阔舞台上,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壮丽的健康画卷。为庆祝这一重要里程碑,该院特别推出了《建院20周年科室巡礼》——消化内科专题报道。

初心如磐,使命者的使命。2015年1月,在医院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消化内科正式从大内科系统中独立出来。这一决策源自时任医院总经理沈鑫的深思熟虑,他结合县域医疗机构及全省民营医院学科建设的现状,以及省内外消化内科学科的发展趋势,毅然决定成立消化内科,专门守护胃肠健康。从最初的3名医生、20张病床起步,消化内科在10年间迅速成长为医院的标杆团队。陈丽萍主任凭借其卓越贡献,荣获多项殊荣,并带领团队追求卓越,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025年,科室成立10周年之际,这支由党员学科带头人领衔的队伍,已书写了守护县域百姓消化健康的动人篇章。

从无到有,拓荒者的足迹。消化内科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医院首台奥林巴斯240电子胃镜的启用,消化内科正式挂牌。起初,科室仅有3名医生,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医院“专科强院”战略的指引下,消化内科抓住机遇,医生们纷纷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原第175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团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年诊疗量从最初的2600余人次飙升至现在的20000余人次,实现了从“转诊科室”到胃肠镜诊断与治疗中心的华丽转身。目前,科室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开放床位45张,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技术突围,攀登者的攀登。在副主任医师陈丽萍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团队不断攀登技术高峰。近年来,科室相继开展了县域首例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SD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前沿技术,使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大幅提升,消化道早期肿瘤病变患者无需开腹即可得到根治。目前,科室已常规开展多项内镜下的治疗技术,针对消化系统疑难及急危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其中,多项技术居县域内领先水平,科室年开展内镜手术量从百余例增至2000余例,实现了质的飞跃。

党旗飘扬,先锋队的担当。作为党员科室,消化内科始终牢记“要让党徽在无影灯下闪光”的承诺。科室在技术攻坚、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彰显红色力量。党员团队在技术攻坚中勇当先锋,开展了一系列县域内领先的技术;在服务创新方面,科室推出“一碗米汤”等特色服务,将优质护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建立“双培养”机制,多人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科室整体水平得到显著加强。近年来,科室还获得了省卫健委学科建设项目支持,被评为江西省社会办医疗机构优势学科,成为县委、县政府卫生健康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双提升”的重点科室。

站在医院建院20周年的新起点上,消化内科锚定更高目标——努力成为县域消化病区域医疗中心,开展超声内镜下胰腺疾病穿刺技术等前沿技术,打造“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科室党员活动室的展墙上,“全国县域消化科标杆”的愿景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兴国县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用坚守和创新书写了新时代县域专科发展的壮丽诗篇。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