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加金:悬壶济世守初心,杏林春暖护桑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胡加金:悬壶济世守初心,杏林春暖护桑梓

2025-04-03 13: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邱江艳)清晨的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城岗镇笼罩在薄雾中,朦胧如画。卫生院古色古香的中医馆早已亮起灯光,诊室墙上“大医精诚”的匾额下,有一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正专注地整理着银针药罐。这位在晨光中迎接患者的医者,正是用十八载青春守护百姓健康的兴国县城岗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中共党员、中医主治医师——胡加金。

寒门立雪,从“寒门学子”到中医传承者

1985年,胡加金出生在兴国县城岗镇的一个贫寒农家,那里山路蜿蜒,经济落后。他自幼目睹了乡亲们“小病扛、大病拖”的困窘,后来,父亲因病离世,那求医无门的锥心之痛,让当时的少年在田埂立誓:“定要学得岐黄之术,守护一方安康。”2007年,他从医学院校顺利毕业,成绩优异的他,本可留城,却毅然决然背着泛黄的《伤寒论》回到故乡。

当时的城岗镇卫生院中医科门可罗雀,药柜里仅存着蒙尘的戥子秤和几十味常见药材。面对乡亲们“中医见效慢”的质疑,胡加金在诊室挂起大学老师送的《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篇》,白天推拿针灸,夜晚挑灯研读典籍。为验证古方疗效,他常常以身试药,曾因调试经方剂量不当导致腹泻三日,却因此掌握经方的精确配比。

问道四方,十八载磨砺成“金针”

2011年秋,在江西省中医院呼吸科,万丽玲教授见证了这位基层医生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跟诊记录;2022年,胡加金远赴河北学习八卦针、微针整脊针,学到了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中风偏瘫、膝关节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硬技术;2023年,他再次背起行囊,远赴广西,拜师于钦州市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基地负责人林佳明主任医师门下,成为林氏医门经方传承弟子班第一批弟子,系统学习了胡冯体系的六经辨证体系,让自身的中医理论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临床诊疗能力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每次外出学习都要倒三四趟车,两年间攒下的车票有半尺高。”中药房刘大姐感慨。正是这份执着,让胡加金融合“六经辨证”“扶阳理论”“温病学说”“升降思想”自成体系,使“脐针妇科三针法”在临床治疗中屡获奇效。

仁心仁术,银针传情暖万家

2023年的一个中午,暴雨如注。急诊室抬进面色惨白的青年教师小陈,痛经已致休克前兆。胡加金医师三枚银针飞入“丑亥子”三卦,辅以艾灸温通,不过半炷香时间,患者苍白的面颊渐现血色。“真是神针。”围观乡亲惊叹。这样的奇迹,在他的诊室里经常上演。

面对留守老人,他自创“方言问诊法”,把脉时总不忘握暖听诊器;给孩童推拿,白大褂口袋里永远备着陈皮糖。经他调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老张,如今能爬坡种脐橙;被顽固失眠折磨的王婶,现在逢人便夸“胡医师的安神汤比安眠药灵。”

杏林薪传,让中医扎根红土地

作为一名中医师,胡加金深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是自己的责任。他不仅在日常诊疗中坚持运用中医药,还积极向乡亲们普及中医药知识。他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户开展健康宣教,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还免费给乡亲们发放中医健康手册,帮助他们树立“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

同时,在他的业务引领下,卫生院中医馆从一开始只有1名中医专业人员坐诊的小科室,如今发展成为拥有5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主治医师2名)的重点科室,现已具备开展24项中医特色治疗的能力,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卫生院于2023年成为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联盟单位、2024年成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中医经典病房联盟单位。

晨钟暮鼓十八载,这位客家医者用银针丈量乡土,以经方温暖人间。诊室墙上的锦旗旁,挂着他师父送的一幅字“做一代经方传人”。当问及坚守基层的初心,胡加金抚摸着泛黄的《伤寒论》扉页上父亲遗照:“让每个乡亲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便是最好的传承”。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