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县:河东乡无人机“织就”智慧农田新图景
中国网(通讯员 董子琦)随着气温回暖,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河东乡河东村的200亩农田迎来了春耕备耕的黄金期。3月18日,一架红白相间的无人机正按照预设航线低空掠过,将肥料精准注入田块中,与远处轰鸣作业的翻耕机共同奏响现代农业的协奏曲。
绿色农业的“空中革命”
“传统撒肥容易造成肥料流失,现在无人机的精准定量投放技术能让颗粒肥‘落子无悔’。”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李明操控着智能撒肥系统,通过机载摄像头实时监控肥料落点:“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每平方米施肥量误差控制在 5克以内。”这种北斗导航定位的撒播技术,不仅避免了人工撒肥时的踩踏损伤,还通过螺旋气流将肥料精准推送至根系集中区域。
种粮大户的“数字账本”
“去年试过无人机施肥,每亩节省成本 50元,300亩地总共省下1.5万元。“种植大户郭依能算起经济账:“以前请人工撒肥,光工钱就要花3万多元,现在不仅省了人工,还能抢抓农时。“他流转的200亩示范田已完成智能施肥,翻耕后的土壤正沐浴着春日暖阳,等待着早稻秧苗的植入。
农机手转型“云端农夫”
现在无人机一天能完成 50 亩地的施肥作业,要是靠人工撒肥,10个人得干两三天。”正在操控设备的农机手师傅介绍道。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机,通过多光谱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结合前期采集的地力数据,实现氮磷钾配比动态调整。技术人员轻点平板电脑,飞行高度、作业速度、施肥量等参数一目了然,肥料利用率较传统方式提升25%。
近年来,德安县河东乡积极探索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组织专业团队上门服务,真正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此次无人机施肥作业,正是河东乡抢抓农时,科技助力春耕生产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河东乡将持续深入调研农民的实际需求,探索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