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打好早稻生产“组合拳”,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
中国网(通讯员 毛鑫伟)连日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聂桥镇广袤的田野上,一幅科技兴农、产业兴旺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聂桥镇的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农户们抢抓农时,打出早稻生产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进程,全力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人工育秧更经济,传统模式焕发活力。在聂桥镇宝山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碌地在田间穿梭,平整秧田,摆放秧盘,播种育秧。今年他们采用了更加有经济效益的人工塑料盘育秧技术,通过人工将早稻种子播入田间床面的育秧盘上,待秧苗长出后再通过插秧机移栽,此次育秧折合大田面积达400余亩。
“人工育秧不仅成本低,而且管理方便,育出的秧苗质量好,苗期不易于发病,育好的秧苗盘可直接用于机械插秧。”宝山村支部书记易有良介绍道。人工育秧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带动了1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同时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无人机飞播更效率,科技赋能精准高效。在聂桥镇芦溪村的田野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飞播作业。随着无人机来回飞过,一粒粒稻种均匀地撒落在田间。无人机飞播早稻无需育秧与移栽,省去了传统种植中的人工播种、秧苗管理等环节,短短几天时间就能完成700余亩早稻的播种。
“无人机飞播效率高,播种均匀,还能节省种子。”聂桥镇农业专家黄飞龙说到。“播种结束后再对田埂进行覆膜,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可以保障早稻的生长发育。”无人机飞播技术的应用,再结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大大提高了早稻种植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工厂化育秧更现代,新型农业引领潮流。在芊茂水稻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育秧车间里,几名工人分散在育秧流水线旁轮流作业,滚筒式精量播种机持续运转,高效地完成育秧盘机质底土添加、播种、覆土的步骤,育秧盘装好后将会直接放入暗化出苗区,在恒温的环境中继续生长。
“工厂化育秧环境可控,秧苗质量稳定,可以破解传统育秧看天吃饭的难题。”合作社负责人谢兴龙介绍道。工厂化育秧技术采用现代化设施设备,实现了育秧过程的标准化、集约化和智能化,通过智能温控、精准播种等科技手段,为早稻生产按下了“加速键”,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聂桥镇早稻种植工作已全面铺开,人工育秧、无人机飞播、工厂化育秧三种种植模式“三管齐下”,全力保障早稻稳产丰收。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参与,有效提高了早稻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加快了农民增产增收的步伐,也为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