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心未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桨型标测导管指导下高密度标测房速射频消融手术
当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正大力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的准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通知,鼓励医疗机构采用经过验证的创新医疗器械,以提高医疗服务患者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政策通常包括了对医院采购和使用创新医疗器械的激励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公众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机会。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在陈明龙教授团队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全国首批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桨型标测导管(OPTRELL)指导下房扑射频消融手术。该病例为三次redo房颤,房速心率上台,OPTRELL 5min完成29000+有效取点。标测结果为绕二尖瓣环顺钟向大折返。内膜消融后,OPTRELL 1min快速取点10000+验证有外膜传导。行Marshall静脉造影即可终止心动过速。行Marshall酒精消融后,验证二峡双向阻滞。这例手术的圆满完成,不仅彰显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对创新标测技术的持续关注以及在房颤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将让广大房颤患者同步享受到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图注:5min左房激动标测取点29000+,OPTRELL清晰呈现心动过速机制为绕二尖瓣环大折返房速
图注:二尖瓣峡部内膜消融后,心动过速未终止,OPTRELL 1min快速标测10000+点,提示外膜有激动传导
图注:居维竹教授果断退出导管至右房,行Marshall静脉造影
图注:造影即刻终止心动过速,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为保证手术远期成功率,居维竹教授为患者实行了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达到了二尖瓣峡部双向阻滞
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电生理团队在陈明龙教授的带领下,在心律失常诊疗及射频消融治疗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展现了国际领先的临床与科研实力。陈明龙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房颤、室速等复杂疾病治疗上持续引领行业,为患者提供精准、安全的治疗方案。始终践行“技术普惠”理念,通过义诊、基层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智慧医疗与区域协同模式,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创新力量。
本次术中所使用的OPTRELL是一款多电极磁定位桨型标测导管,导管头端具有36个电极,呈2.4*2.4cm等间距网格状分布,3平方厘米平面桨型设计导管,可以更好地贴合心肌,减少导管机械刺激的早搏。OPTRELL搭配Carto3系统的局部传导矢量箭头,可以实时显示心肌电信号传导速度从而判断是否异常,在标测过程中快速识别关键区域,识别传导与阻滞情况,帮助术者更好地判断疾病机制,提升术中诊断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同时OPTRELL在未来可以搭载更新的晚电位标测算法(LAM)以及多极标测功能(Multipolar),从而更好助力解决复杂心律失常疾病。
作为最新标测技术的全国首批使用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各位教授表示:“OPTRELL标测导管的采集密度高、信号清晰度高、标测效率高,通过Carto3系统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实现高效智能的高精密度标测,期待未来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惊喜表现。”
展望未来,伴随着前沿创新技术与先进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稳健落地和全面普及,江苏省人民医院必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在技术革新与疾病管理模式探索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助力构建更加美好的健康中国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