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破局攻坚 广州黄埔育成数十项农作物新品种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业振兴破局攻坚 广州黄埔育成数十项农作物新品种

2025-03-22 19: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广州市黄埔区以打造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为核心,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成功培育出涵盖水稻、旱稻、大豆、花生、辣椒、草莓等数十个新品种,部分品种已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进入规模化示范推广阶段,为推动粮食安全、农业绿色转型及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水稻育种:低镉安全与优质香型并进

针对水稻种植中的重金属污染难题,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培育的“黄埔香”低镉水稻品种实现重大突破。在贵州独山县、连山市的示范种植中,平均亩产干谷达403.84公斤,成功在广东省引种成功“隆两优143”并开发了“隆平黄埔香”“谷小仙”等绿色高端大米品牌,形成“科研-种植-加工-品牌”全产业链条。

同时,产业园在优质丝苗米品种选育上成果显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广州桦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贡糯1号”、“南红3号”分别通过广东省、湖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另外,育成“广粤丝苗”“先香优698”“昇香两优517”三个新品种,兼具抗倒伏、抗病性强与米质优的特点。未来有望为广东丝苗米产业增添重要加量。

大豆振兴:“华夏系列”推动南方优质高产大豆突围

为缓解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华南农业大学与知识城(广州)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聚焦南方优质大豆选育,成功培育出“华夏2号”、“华夏21号”等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其中“华夏21号”具有高产优质耐荫等特性,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夏播种植,2024年英德市九龙镇高产田平均亩产307.83公斤。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广泛适宜热带亚热带大豆产区种植,为我国南方大豆种业提供良种和技术保障。

花生升级:高油酸品种引领健康食用油变革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知识城(广州)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攻关,构建现代花生精准育种技术体系,致力发展现代种业新质生产力。已培育成的“仲恺花10号”具有高产稳产、高抗多抗、品质较优和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2年国家农业主导品种;“仲恺花1号”作为高油高产型花生新品种,近三年示范推广面积连年位居全省花生良种之冠,2023年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这是我国南方产区唯一入选的骨干型花生品种。团队还成功培育出“仲恺花24”“仲恺花75”“仲恺花178”等高油酸花生系列新品种,其油酸含量普遍达77.5%~80.5%、较常规主栽品种提升三分之二,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有力推动我国高端健康食用油产业的原料升级,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提供绿色优质资源保障。

功能蔬菜:“博辣天骄”辣椒开启营养新赛道

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培育的“博辣天骄2号”“博辣天骄3号”“博辣天骄4号”辣椒系列,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登记。该系列辣椒品种维生素C含量高,兼具高营养与适口性。目前,产业园正依托该品种建设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助力产业从传统种植向高价值加工延伸。

草莓创新:“炎甜”“炎遇”突破高温种植瓶颈

广州新果种苗有限公司研发的耐高温草莓新品种“炎甜”和“炎遇”,填补了中国夏季甜草莓市场空白。这两个非转基因品种在较高温度下表现出连续形成花芽分化的特点,具有高产、早熟、丰产的特征。目前,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已获受理,预计未来将带动华南地区草莓产业快速发展,成为都市农业的新增长点。

广州市黄埔区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前沿技术攻关,培育出一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样板,彰显现代种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支撑力。(文/粤港澳湾区影视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刘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