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内卷式”竞争困局,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网(通讯员 黄欣)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彰显了国家对当前市场中不良竞争现象的高度重视以及整治的坚定决心。
“内卷式”竞争不仅给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困境,还对行业生态造成极大破坏。部分企业为挖人才不择手段,破坏了行业人才生态。过度“内卷”让企业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恶性循环,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导致地区产业规划同质化、项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反对“内卷式”行业竞争,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多方协同发力。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企业自身要积极作为,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这是摆脱“卷价格”困境的关键。雷军代表强调科技创新、个性化和高端化发展,只有产品具备差异化,才能避免陷入“内卷”。企业可设立专门的研发基金,每年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资金注入,确保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加速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企业可以和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将高校的前沿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开拓新市场方面,企业应深入调研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特定市场的产品版本。在服务品质提升上,建立客户反馈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客户的问题能在 24小时内得到有效解决,还可以定期为客户提供产品使用培训及增值服务,以此形成核心竞争力。
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在整治“内卷式”竞争中也肩负着重要责任。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规政策,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设立市场监管专项小组,配备专业的法律、经济、技术等领域人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市场交易行为,精准发现并查处诸如恶意倾销、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另一方面,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营造公平、开放、统一的市场环境。建立跨区域的市场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各地市场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市场流通障碍问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摒弃单纯依靠优惠政策的做法,转而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来吸引企业。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企业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由政府内部流转办理,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同时,搭建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可在线提交申请、查询办理进度,实现政务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
完善行业自律公约,形成良性竞争。行业协会要通过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建立投诉机制、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等方式,引导企业良性竞争,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时,广泛征求会员企业的意见,涵盖价格规范、产品质量标准、服务规范等多方面内容。例如,可制定价格规范,防止同行之间恶意压价,同时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对销售劣质产品的企业进行处理,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设立行业投诉热线和线上投诉平台,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对于查证属实的违规行为,按照公约规定进行警告、罚款、暂停会员资格等处罚。推动行业标准制定,联合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行业标准,引导企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整治“内卷式”竞争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只有打破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营造公平、良性、有序的竞争环境,才能让企业摆脱“内卷式”竞争的泥沼,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