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高新实验学校:三年时间从破土新生到五育融合的历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川高新实验学校:三年时间从破土新生到五育融合的历程

2025-02-21 14:1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引言:一所学校的蜕变与坚守

在铜川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铜川高新实验学校(前身铜川市新区第三小学)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自 2020年破土萌芽,一路栉风沐雨,以蓬勃之势书写着从无到有的传奇。它承载着缓解新区教育资源压力的使命而生,秉持“把学校还给学生”的信念,沿着“五育融合”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将“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的理念深植于校园的每一寸土地,短短三年间,已然蜕变成为铜川市基础教育领域熠熠生辉的新军,为莘莘学子构筑起成长的摇篮。截至 2024年,学校教学质量强势突围,跻身新区前列;青年教师队伍意气风发,崭露头角;智慧校园建设硕果累累,成效卓著;学生身体素质蒸蒸日上,健康水平大幅跃升,绘就了一幅铜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一、破土新生:使命与速度并行的筹建之路

2018-2020:从蓝图到现实

为缓解新区教育资源紧张问题,铜川市新区第三小学于2018年立项,2020年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占地43.19亩,建筑面积超1.7万平方米,设计容纳30个班级、1350名学生。学校对标现代化一流学校标准,硬件设施先进,教学楼、综合楼等,连廊贯通功能区,风雨操场、300米跑道一应俱全。

攻坚克难,铸就“三小速度”

疫情下的逆行者:2020年初,疫情如狂风骤雨般肆虐全球,然而在这片阴霾之下,铜川高新实验学校的施工团队却如同一束穿透乌云的光芒,昼夜不息地奋战在施工一线。春节期间,当万家灯火团圆之时,他们却毅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无休无眠。仅用了138天的时间,教学楼便傲然封顶,创造了“五天半一层楼”的惊人速度,被社会各界赞誉为“铜川的火神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劳务队进场之时,恰逢5月12日——这个铭记着汶川地震伤痛的日子。筹建处深谙这一日期的特殊意义,特地组织全体工人于14时28分,这个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刻,向在灾难中罹难的同胞们默哀三分钟。随后,紧接着召开了质量安全工作动员大会。在这场庄严而肃穆的会议上,全体建设人员深刻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达成了对工程质量无懈可击的共识。正是这份共识,如同坚实的基石,确保了施工的高效与高质量,让铜川高新实验学校在疫情的阴霾下,依然能够拔地而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技术硬仗:桩基深度达22米,密度全市最高(18000根),施工中频发桩管折断、井喷等问题。筹建处仅两人驻守工地,严控灰土比例、夯实次数,确保桩基100%达标。

资源协调:学校的筹建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短缺、土地征用、规划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土地征用过程中,需要与各方协调,解决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学校的现代化需求,又要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每一个决策都需谨慎再谨慎。在这段艰难的筹建过程中,筹建团队展现了非凡的毅力与智慧。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各种问题。面对无数次的挫折与困难,他们从未放弃,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二、理念生根:从“自主管理”到“舞台中央”

首任管理团队的教育哲学

学校班子提出“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将学校定义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并通过五大创新实践诠释这一理念:

学生即主人:自主管理的实践

“我的校名我来写”:每周评选德智体美劳优秀学生书写校名,三年来近200名学生署名LED屏,稚嫩笔迹承载无限荣誉。数据显示,参与学生自信心提升率达95%,家长满意度达98%。

红领巾电视台:学生全权负责策划、采访、剪辑,节目登上《中国少年报》,成为校园文化名片。2023年,电视台制作的“身边小故事”系列德育视频获市级优秀案例奖。

器材全开放:体育器材、图书走出库房,开放式管理培养责任与信任。实施一年后,器材丢失率下降80%,学生自主整理习惯养成率达90%。

社团助成长:学校开设90多个社团,涵盖艺术、科技、体育、非遗项目等多个领域,学生参与率达98%,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细节育人:校长的温度

党支部书记陈文斌以美术专业背景,亲手绘制书签奖励“小小书法家”。每枚书签绘有牡丹、山水或励志话语,学生视若珍宝,塑封珍藏。三年来累计颁发书签超3000枚,学生书写规范率提升40%。他说:“教育的力量藏在细节中,书签传递的是认可与期待。”

青年教师培养:年轻力量的崛起

学校教师团队平均年龄28岁,2023年新入职23名教师中,80%为“90后”。通过“跟岗培训”“亮相课评比”“照金红色教育”“青蓝工程”等举措,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赛教佳绩:2024年新增市区级教学能手4名,4名教师承担市级示范课,省市区级教学比赛获奖20余人次。

智慧教学:2023年学校被认定为市级智慧化校园示范校,教师智慧教学平台使用率达100%,课堂互动数据超过全省99.97%的学校。2024年深化智慧校园建设,累计云课件教案数达29628件,校本研修978次,云课件被全国323个城市获取22602次,教育资源辐射全国。

三、五育融合:足球嘉年华与幸福教育的深度实践

以足球为媒,五育全面开花

学校以为期九个月的校园足球嘉年华为载体,每班成立2支足球队(男女各一支),组织240场比赛,全校学生全员参与,开创全省先例。

德育:小裁判与大责任

学生担任裁判,市足协专家培训执法。数据显示,90%参与者提升了团队协作与公平竞争意识,违纪率下降50%。2023年,学生裁判团队获中国足协裁判总监于静教授高度赞誉。

智育:跨学科的知识盛宴

数学教师讲解比赛积分的算法,科学教师分析球的飞行轨迹,语文教师指导创作足球诗歌,美术教师指导创作足球题材的绘画等。使得一场活动促进了各学科的教学。

体育:体能与技能双飞跃

学生50米跑、立定跳远成绩平均提升8%,足球技能测试提升12%。近视率下降15%,肥胖率下降10%,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4年体育新突破:校园跳绳队在全国全民跳绳大赛中获团体奖2项、个人奖10项,学校被授予“全国校园跳绳体教融合示范校”;4个组别的足球队在区级比赛中斩获1冠3亚。

美育:艺术与运动的交响

美术社设计海报,音乐社创作主题曲《奔跑吧少年》,舞蹈社在闭幕式燃动全场。多件学生艺术作品入选省市级青少年艺术展。2024年校园鼓乐团在全市展演中获二等奖,全省诵读活动获优秀组织奖,并在省电视台展演。

劳育:汗水中的成长

学生参与场地布置、足球缝制,85%参与者深刻理解劳动价值,后勤组策划能力显著提升。劳动教育成果已形成“五育融合创新案例”。

四、成果绽放:从“新校”到“名校”

教学质量跃居前列

2024年荣获新区“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智慧教学平台累计生成学习报告超10万份,个性化辅导覆盖率达100%。

社会认可与荣誉

家长满意度超98%,学生满意度超95%。2023年成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智慧黑板、AI评测系统使用率全省领先。

文化品牌亮眼:学校被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协会授予“民族器乐示范基地”,艺术教育影响力持续扩大。

学生全面成长

“校园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吸引千人围观,30名学生获“才艺之星”称号。红领巾法学院、小交警队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超500小时。

五、未来图景:智慧赋能与幸福深耕

1.智慧校园2.0: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大数据精准教学:依托AI分析学生学情,个性化推荐课程,2024年试点班级成绩提升率达30%。智能环境管理:教室温湿度、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学习舒适度提升50%。

2.幸福教育再升级

“幸福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2023年学生焦虑指数下降20%。“红领巾银行”:发行校园货币,培养财商,2000名学生参与“校园经济”实践。

3.跨域合作拓宽育人边界

与铜川博物馆共建“小讲解员”基地,与交警队合作“小交警上路”实践,2025年计划新增5家校企合作单位。

结语:教育的温度与高度

从一片黄土到书声琅琅,从民生工程到教育高地,铜川高新实验学校以创新理念破局开路,以务实实践砥砺奋进,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的答卷上挥毫泼墨,书写传奇。这里,每一寸砖石都铭刻着育人初心,每一枚书签都寄托着成长期许,每一场赛事都激荡着青春力量——这,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正如他们笃信:“我们愿做守护星火的引路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央,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图文供稿:铜川高新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刘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