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三气”让基层党建“元气满满”
中国网(通讯员 蔡小苏)“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离百姓最近,联系群众最紧密,只有不断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基层党建要摒弃“高大上”的空架子,以“沾泥土”“冒热气”的奋斗姿态,在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上锚定目标,真正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
立根原在群众中,基层党建要接地气。基层党建工作不是镜中月、水中花,不能脱离群众实际需求。要想让基层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就必须深深扎根于群众这片肥沃土壤。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小巷,用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家常话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在制定决策、开展工作时,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如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的布局、社区治理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干群智慧,躬身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十指包拳力千斤,基层党建要聚人气。人气旺,则事业兴。基层党建工作不能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指攥拳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无职党员设岗定职等方式,让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以党员的实际行动擦亮“先锋底色”,感染和带动身边群众聚力而行。另一方面,要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可以结合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如文艺演出、重阳敬老、爱心义诊等,在活动中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基层党建工作人气满满。
为民谋福无私心,基层党建要有生气。基层党建工作要有生气,关键在于永葆为民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在主题党日上出“真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精心策划推出“基础+定制”结合的“主题党日套餐”,提高党员参与率和学习质效。在党员教育上出“新招”。多维度、多角度、多形式创新学习形式,可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党员新农人、普通党员等上台讲微党课,用接地气的“大白话”讲出有深度的“大道理”,实现党员教育从“被动来学”为“主动来讲”的转变。同时,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例如,搭建线上党建平台,让党员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知识、参与党组织活动、反映问题诉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基层党建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让基层党建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才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让党的根基在基层大地坚如磐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