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走进永安青水畲族乡,探索“闽韵畲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建三明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走进永安青水畲族乡,探索“闽韵畲风”

2024-12-02 10:0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通讯员:王静、张红芳、罗智捷)2024年11月27日,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小海豚”志愿服务队携手36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走进永安青水畲族乡开展“畲韵闽风,多彩水乡”主题实践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畲族文化与闽王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

一、剪纸绣艺传匠心,傀儡戏中见传承

学生代表们悠然徜徉于充满魅力的民俗街,逐一探访了深厚底蕴的文化展馆,包括闽王文化展馆、畲族医药文化展馆、民俗剪纸展馆以及刺绣服饰展馆。每一步都仿佛穿越时空,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大锣大鼓声声震,高腔唱响大戏来”,学生们观赏了一场融合了戏剧、音乐与木偶技艺的“大腔傀儡戏”表演。在大腔傀儡戏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们还亲自尝试操控木偶,深切感受到了这门技艺的巧妙与精湛。此番体验不仅让少数民族学生们对畲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情。

二、访古桥探祠堂,寻畲族建筑之精髓

从永宁桥启程,学生们沿桥悠然漫步,沿途的古戏台、砥东亭、以及转动的水车石碓共同绘就了一幅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让他们深切领略到永宁桥背后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故事。随后,一行人踏入拥有440多年悠久历史的钟氏五代祠,品味了地道的闽王茶,在这里,学生们不仅亲眼见证了畲族传统建筑的精髓,更在茶香袅袅中深刻体会到了当地文化的丰富韵味与独特魅力。

“再次走进畲乡,这里的青山绿水依旧如画,浓郁的民族风情更加醉人。畲族的传统村落依山傍水,古韵悠长,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曾到永安民族中心小学参与暑期支教的“小海豚”队员王静珊说道。

三、红色遗址忆先烈,革命精神励后人

“站在这些历经沧桑的老房子中,看着墙上一条条饱含激情与信念的标语,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作为少数民族的我们将继承先辈的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来自藏族的学生代表王译表示。

在青水畲族乡政府负责人的悉心引领下,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们踏入了历史悠久的沧海畲族建筑群。这片建筑群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包括龙长坊、龙昌坊、龙德堂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瑰宝。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龙长坊,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昔日红军活动的旧址,墙上至今仍保存有近40条珍贵的红军标语,见证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此次“畲韵闽风,多彩水乡”主题活动不但深入探索了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三明学院少数民族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他们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共同筑牢共同体意识。未来,三明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