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全要素网格治理模式,以基层善治守牢国家安全底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推行全要素网格治理模式,以基层善治守牢国家安全底线

2024-11-18 15:1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邓子龙)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紧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力推进全要素网格建设,推动基层网格治理全域化覆盖、分类化管理、数字化赋能、多元化服务,有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有力守护县域社会安全稳定、守牢国家安全底线。全县公众安全感综合指数连续4年位列省市第一方阵。

全域统筹,推动“多网合一”。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原则,建设网格动态优化机制,划分城市社区网格34个、农村网格159个,实现城区、农村网格建设全覆盖。同时,统筹党建、综治、应急、信访、城管、民政等资源力量,推动职能部门服务管理向网格集聚,实现“一网通办”;推行“四员合一”,选聘社区、农村专职网格员120名,兼任网格内综治管理、便民服务、文明实践等职能,实行“一岗多能”。

分类管理,推动城乡协调。针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网格管理运行机制。在社区推行“三长一员”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社区网格长、小区长、楼栋长和特派员“三长一员”管理制度,选配城市社区网格长16名、小区长154名、楼栋长679名,驻社区网格特派员10人,明确“三长一员”管理职能,全面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党员干部常态下沉社区参与治理,有效充实社区力量,提高治理能力。在农村推行“十户连心”帮联模式。按照相邻相近原则,以10-20户为基础,将自然村划分若干联户单位,建立农村“十户长”网格,设立“十户长”职责清单,选配2000余名“十户长”,推行“十户长”上门问事、户组梳理提事、支部研究议事、党员领衔办事、群众讨论评事“五事”工作法,构建一网兜起百姓大小事治理格局,有效打通农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平台共建,推动数字赋能。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打造信息化平台,提升网格治理效能。一是建好“综治信息”平台。依托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将社会治安、环境整治、智慧城市管理、赣江生态保护等视频信息统一接入平台汇聚整合,推动数字城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平台信息共享,通过“指挥中心视频巡查+网格员现场核查”的立体化巡查模式,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安全隐患。二是建好“智慧安防”平台。投入7300余万元保障农村“雪亮工程”和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全面完成全县50个居民片区的智能安防建设任务,建成前端视频监控点位3900余个,打造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为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织密织牢公共安全“硬核”防护网。三是建好“应急广播”平台。投入85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应急广播终端建设自然村全覆盖,建成1个县级总平台、11个乡镇平台、92个村(社区)平台及953个应急广播终端的“1+11+N”村村通应急广播体系,同时接入“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平台,实现突发应急事件实时监测预警、及时播报提醒、快速应急处置功能。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