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推动“法律明白人”高效赋能基层治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瑞昌:推动“法律明白人”高效赋能基层治理

2024-11-11 14:4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通讯员 王馨敏)为进一步夯实法治乡村建设,瑞昌市紧盯乡村群众的法律需求,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有机融入乡村振兴之中,谱好协奏曲,跑出加速度,绘就同心圆,着力彰显特殊群体带头示范作用,切实增强“法律明白人”内在实力与活力,助力撑起乡村振兴一片蓝天。

一、唱响时代普法新品牌,谱好法治文化阵地“协奏曲”

着力于打造有生命力的普法品牌,利用非遗文化传播法治精神。充分发挥法治护航“非遗”传承与“非遗”助力法治传播的优势互补效应,组织“法律明白人”结合夏畈剪纸、南义竹编、范镇河灯节等瑞昌市非遗传统文化创作作品二十余个,通过在重要普法节点展览相关“非遗+法治”作品,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普法宣传护成长”活动等多种形式将“非遗”元素融入法治文化宣传。推动“法律明白人”当好“法治宣传员”,将“法律明白人”骨干纳入新时代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伍。市新时代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做法律明白人办法律明白事”、“送法七进暖人心”等公益普法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标语、设置宣传台、文艺汇演等方式向群众讲解法律法规。用活用好“法律明白人”广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亭”等阵地,经常性地开展普法故事会、普法小品和文艺演出等普法活动,同时,“法律明白人”抓住村民到这些地方来休闲聊天的机会,宣传一些法律常识。经过“法律明白人”长期在广场的普法之后,村民遇到法律问题都会习惯性地先去这些地方,向“法律明白人”咨询,“法律明白人”为他们解疑答惑,指明方向,起到“导诊”的作用,这不仅解决了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难的问题,也增强了乡村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二、擦亮培育工程新底色,跑出基层社会治理“加速度”

组建普法志愿讲师团赴各乡镇开展“订单式”上门培训活动,结合当地矛盾纠纷、社会治理等具体情况定制培训内容,对矛盾纠纷调解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列举丰富的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村“法律明白人”传授了调解工作的方法及技巧,引导“法律明白人”在实践中运用好法律、用活法律,进一步强化了“法律明白人”的法治意识和充实了村(居)普法社会力量,助力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同时,按照“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部署要求,全市各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带动所服务村(居)“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村(居)法治建设工作,在各乡镇政府、村委会设立法律顾问工作室,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协助政府、村处理各种法律事务。引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发挥基层调解员作用。打造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实行“法治引领、核心负责、团队创新”的工作方式,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全国人民调解员虞效力、朱巨宝的品牌效应,依托“宝哥调解室”“虞效力调解工作室”建立相应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定期组织“法律明白人”骨干跟班学习,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了一套调解纠纷的“三法、四心、五步”调解法。今年以来,瑞昌市“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88件,调解成功680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83%。

三、创新协作联动新机制,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建立“左邻右里+乡村夜话”议事机制,组建以机关干部、人民调解员、巡防队员、“法律明白人”为成员的基层治理队伍,下沉到村组、下沉到网格中访民情、听民声。瑞昌市湓城街道各社区“法律明白人”通过召开居民大会、楼栋会议、业主代表座谈等方式,就小区房产物业、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纠纷协商,畅通居民需求表达和权益争取渠道,提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通过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参与“三治”融合,促进社区稳定和谐发展。瑞昌市黄金乡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在全乡各村每月常态化开展“乡村夜话”活动,利用晚上时间就党的政策、民生实事和法治建设等方面问题定期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用心用情用智为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此外,瑞昌市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和谐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以“诉源治理”为核心,开启“司法所+法庭”联动模式,借助“法律明白人”群众身边人的特点,引入“法律明白人”参与机制,“法律明白人”、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官定期深入乡村社区,走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全面深入剖析矛盾纠纷的根源,形成“1+1>2”的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源头、在诉前。工作机制实行以来,联合调解民事案件35余起,上诉民事案件明显下降。

下一步,瑞昌市将持续把“法律明白人”当作时代新质力量,不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扩面增效,在法治的沃土上书写基层社会治理的华章,以“基层之治”夯实“瑞昌之治”。


【责任编辑:尹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