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庐山市蓼南乡新华村打好新时代养老服务“组合拳”
中国网(通讯员 左娟 黄坚)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江西省庐山市蓼南乡新华村积极探索,坚持以“党建+”为圆心,实施“党建+颐养之家”工程,通过组织领导、凝聚合力、创新机制等系列措施,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居家为基础、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新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让养老服务更有容量。近年来,江西省庐山市蓼南乡新华村积极响应政策,积极筹集各方资金,利用村闲置老村部进行改造颐养之家老年活动场所,场所占地面积180平方,建筑面积450平方。颐养之家运行资金以政府补助、村级筹集、爱心捐赠、个人出资等为来源,以党建赋能养老服务,实行“村党支部+理事会管理+村民参与”的运行模式。颐养之家通过支部全面发动、党员下沉拉动、线口协同联动形成合力,使老人舒心、子女安心;村里推举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热心老党员担任颐养之家理事会成员,负责颐养之家管理的各项事务,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村民们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颐养之家管理和服务,真正营造起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氛围。
注入人文关怀,让养老服务更有质量。“我们村的颐养之家之所以办得这么好,多亏了你们的各种帮助。”提起这些爱心人士,老人们都赞不绝口。爱心人士中有党员干部、乡贤、商会、志愿者等,他们事业取得成功后积极投身到家乡公益事业中来。逢年过节,他们常看望在颐养之家的老人们,为老人送上节日的礼物和祝福,详细关切地询问大家的生活起居、健康状况等情况。此外,各级医疗部门主动向颐养之家承办或协办各种送医活动,开办多次零距离健康教育讲座,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医疗部门进行上门测量血压、血糖和健康指导,帮助老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同时,新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前往颐养之家开展“包粽子”“中秋赏月”“重阳送暖”等节日活动,切实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的晚年幸福“加码”。
完善制度保障,让养老服务更有份量。走进颐养之家,一眼望去,墙上挂满了整齐的制度牌、老人花名册、采购公示栏等。颐养之家涉及采购、捐赠、拨付、维修等财务手续都要经过理事会成员签字认可,确保资金管理公开透明,做到专款专用。新华村颐养之家能够良好运行,还有一个重要法宝是实行了自我服务的机制。除厨师外,颐养之家没有花钱额外请人,而是每天安排2位老人值班,轮流清洁卫生,不但节省了运行成本,还培养了老人的主人翁精神,让老人们把颐养之家真正当成自己的家。“在这里,每个老人每月只要出200元,就能吃得好、吃得开心,大家平时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又增进了感情,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来,相互之间的感情也都非常好。”新华村书记左启印说。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下一步,蓼南乡新华村将继续把“党建+颐养之家”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紧紧围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精心谋划,让颐养之家真正成为老人开心、子女安心、政府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