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17日讯 17日下午,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项目研判会在天津市津南区顺利召开,天津市津南区金融局局长周嘉耕、副局长刘士凯,中国网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项目负责人谢金明,津南区发改委副主任邢淑菁,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国斌,招商部部长韩志江,津南区市场监管局李妹、侯婷,津南区政法委王恩龙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在天津市津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项目落户津南。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位于中国网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内,依托中国网及战略合作伙伴的丰富资源,侧重于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的优质管理人,着力于科创板、创投并购等新兴领域,引入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和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形成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解决各类基金产品问题的新型基金小镇模式。
中国网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项目负责人谢金明
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项目负责人谢金明表示,基金小镇建立后,将成立专门团队对接政府、产业园,准确高效为入驻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同时,引入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服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三方服务机构以及地方引导母基金,总结其他兄弟基金小镇运行经验,企业化运行,专业性服务,为入驻机构提供资源倾斜、国家级园区支持、绿色通道、人才引进等多维度支持和服务。
天津市津南区金融局局长周嘉耕
天津市津南区发改委副主任邢淑菁
自去年以来,津南区委、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招大引强,强化优质服务,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全区经济行稳致远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对于中国网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推动上,采取“一事一议”,打出“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降低大型重点项目落地的制度性成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工作大胆创新,超常推进,进一步推进审批流程电子化,提高智能化水平,打造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的模式,将“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深植于心,开设绿色通道,大大缩减了各类行政审批工作的时间,成为诸多改革领域的试水区。
天津市津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国斌
近年来,津南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按照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深入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营造尊商、暖商、悦商的营商环境,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到津南投资发展,为津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在津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表示,支持金融机构落户发展,最高补助5000万元。当前,津南区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天津智谷和会展服务业发展区,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集高端新业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津南区北依海河,南临南疆港,西连中心城区,东叠滨海新区,堪称天津黄金宝地中的“宝中之宝”,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所在的国家农业科技园毗邻天津大道、津港高速、宁静高速,丹拉高速、津晋高速,处在津南区“环型放射强中心”的路网体系内,交通便利,路网密集四通八达。此外基地周边环绕海河教育园和天津市三大高教区,是科技人员最集中地区之一。在促进商业金融产业发展方面,津南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以教育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为重点,以文化、生态等旅游配套经济为辅助的有品质、有特色的商业服务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高端金融商贸、民俗文化、水乡生态、近代军事四大特色商圈。
中国网新经济基金小镇项目的落地,将助推当地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健全当地金融生态环境,集聚京津冀优质资源,拓宽地区经济增量广度和维度,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及快速增长,引导产业发展,直接和间接拉动当地就业机会,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